现在微博式微,公众号崛起,连带着新媒体运营也火了起来。而经过创业的磨砺,我对新媒体有这6个思考。
1. 关于新媒体
总的来说,我认为新媒体只是一个渠道,或者是某种方式,核心就是做新媒体过程中,或者在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背景下意识的一种思维方式,这个概念我也在反复的强调。我们现在做新媒体,其实并不是为了在现在这个时间能够做出多好的成绩,其实我们需要在做新媒体的过程中养成快速迭代、跟进、结合用户、内容为王等等一些思维方式。因为当下一个新媒体或者是时代,或者是环境来临的时候,就比如现在的网红时代,我们就很轻易的能够利用新媒体的思维去理解一个新事物,跟进一个新事物,把握和运营一个新的东西。所以,新媒体的核心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
2. 微博的衰落与否在于你是否保持关注
曾经我写一篇文章,或者在一些公开场合都“唱衰”过微博,但是它是不是确实不行了呢?其实不然。我个人觉得,实际上是注意力的问题,因为当时我大部分的时间、注意力都在公众号上,或者在微信上,我能意识到微博很重要,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或者说是一个阵地,但是我还是会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公众号和微信上。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可能看不到微博更多的好处,或者是看不懂、玩不好。
在某一个时间段之内,微博的用户,或者活跃率确实有所降低,但是1.5亿跟2亿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区别,我在聊微信公众号的时候也提到过,很多人也在问我说,是不是微信公众号现在不行了,阅读数降低了,大家打开率也低了,不发朋友圈了等等。就算微信的活跃用户从6亿降到了3亿,还是一个非常恐怖的量,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意它有多火,还是不火,只要它还有价值,只要它还有空间,我们就还是要去研究它。
关于微博,我接下来也会多花一些时间去研究它,它依然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尤其是现在的网红时代,因为网红需要开放的宣传个人平台,微信相对来说比较封闭,所以如果在时间、精力和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微博还是值得投入的。就拿电商类的企业举例,淘宝一个流量可能要到10块钱左右,但是微博的流量1-2块钱就能拿到,微博倒流到淘宝也是非常的流畅,毕竟他们有资本关系。同时,相对来说微博的能够更轻,更适合不是特别擅长内容的团队。
3. 微信公众号还有未来
无论是多少人在唱衰公众号,唱衰微信,或者有更多的媒体和平台跳出来,都不需要太多的考虑这些问题,更多的应该思考自己做的公众号、做的微信到底能够提供给用户的价值是什么,能够优化内容,还是能够策划更好的活动,还是做更好的排版等等。作为公众号来讲,它能够深度聚合用户,集营销、管理、沟通为一体的闭环,所以它的重要性就不用再说了。只不过现在的公众号已经过了轻成本运营的时代,现在更多的是要投入金钱、资源、团队做专业化的运作,拼的是比较硬的实力,想说投机取巧,或者找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我刚刚邀请进来的一个朋友是做母婴类的账号,目前几乎是通过内容在吸粉,每天的自然增长在2000左右,现在的体量是20万,估计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的话,可能到50万的规模也就只需要3—6个月,并且还是不怎么花钱的情况下。
4. 关于新媒体人的思考
我自认为,现在的我,或者是前一段时间的我,已经从新媒体的本身跳出来了,我之前也做过微信、微博小编,做内容排版,也会整体把控一个微信账号的运营,它的规划,又开始说做整个新媒体的布局、规划,除了微博和微信,还有其它各种新的社会化营销渠道,然后去分析整个移动互联网各种各样的形态、商业模式等等。我们姑且把我刚才提到的顺序从小到大进行排列一下。
大家要思考一个问题,自己愿意做专才还是全才,或者说大家认为现在比较有需求,或者是比较能够吃得开的是专才还是全才?前两天我接触到斜杠青年这样一个名词,我去百度了一下,发现这个词真的很屌,不能说是未来的趋势,但是我好想就属于斜杠青年,所以我个人建议去做一个全才,专才也好,全才也好,在某种意义上并不冲突。
记得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新媒体从0到1”中提到过,我认为,做好新媒体运营需要一个综合能力非常强的人,也就是全才。不管是从思维方式和个人经历,还是从某种格局上来说,还是从职业化上的路径来说,还是从薪资待遇来说,我个人觉得全才要优于专才,我不会用偏颇的眼光来看待这个职业,但是我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将技术或者是美工、设计师、文案等等视为我在运营的过程中达到某种目的的一个帮手,或者叫一个工具。从运营的角度来讲,我是这么理解的,或者说我是这么认为的。当然在工作当中,并不会说因为我的这种想法而导致看轻谁。
5. 如何完成新媒体人的蜕变
- 发现自己新的兴趣
- 快速的学习知识
- 勇于尝试各种机会
- 主动的去承担责任
- 善于总结思考
说起来都很大,希望大家能够反复的去听一下这一段。前几天跟利哥聊天的时候,他提到说,当他看到公司某个模块自己感兴趣,或者觉得对自己有价值,就会跟公司提,这个事儿我来做吧,然后他就有机会把这个事情研究透,运用起来,成为自己的一个技能,或者是一个知识模块,再把它总结出来,不管是写出来,或者是自己记录,就会成为他自己的了。这一点非常重要。
爱因斯坦当时说过一句话,不记得原话了。他说,自己就像一个圆,这个圆越大说明自己懂得越多,接触的越多。但是圆的外面代表不懂的东西越多,意味着需要学习的也就更多,学的越多圆就越大。这就是一个非常良性的循环。
举个Z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拿微信小编来说,他除了每天编文案,排版,推送,如果他还有兴趣在活动上,就可以尝试性的做几个活动,可以尝试把几个活动直接做坏掉,甚至把经费浪费掉,或者直接把几个公众号做垮了,但是又怎样。经历过失败之后,就可以摇身一变,变成公众号的运营者,没有谁规定说一定要有成功的经验,才能够升值,升级。
之前我也提到过一个理念,我们在一个公司工作,或者是经历一个事情,其实并不一定要以结果为导向,或者说我们拿公众号来举例,当你做了一个公众号,或者负责一个事情的时候,Z主要的是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在这个过程当中汲取到对自己更有利的价值和资源,而不是把这个公众号做到多少的粉丝就会更成功,假设是公司给你的资源推动他成功,其实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虽然可以作为案例提升自己,给下一份工作加薪,但实际上没有什么用。
现实中其实会有非常多的大咖,或者是一些牛人,可能就是平台不错,这个平台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非常多人的认可,但是实际上跟这个人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而这个人在这个平台上的发展和成功过程中,又没有汲取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甚至是经历,甚至连失败的经历都没有,这样的话,即使这个时间段这个平台能够赋予他一定的光环,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个事情对他来说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6. 新媒体人的未来在哪里
我个人认为,新媒体这个行当是有瓶颈的,Z终也就是几个归宿。
- 是晋升为新媒体的运营总监。
- 是某一些大公司的团队里单独的某一个模块的负责人,比如说你是用户运营或者你是活动运营,或者你是商务,或者你是首席内容官等等。
- 是归成为这个公司的COO,或者是某一个项目的运营。
- 是创业者,参与到某个项目,或者主导某一个项目。
- 是成为乙方,利用你在新媒体当中得到的技能、资源成为给某一些企业或者是个人提供服务的乙方。
大概就是这么几个归宿,如果说这些归宿还满足不了你们的话,也可以尝试换一个行业,或者转一个产品,货币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也是OK的,跟新媒体相关的大概就是这样。当然,你可能会成为一个自媒体,或者是网红等等。
作者:包子把鼻,微信公众号:baozibabi520。言众学堂创始人,无限改进型新媒体社群“在一起”创始人。本文由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