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注意到一般的网站分析工具的结果展现会有许多不同的报表,并且各类报表中又会有重复或不重复的各类度量,当然每张报表可能都会有其不同的展示角度并提供不同的数据分析的用途。但也许我们日常无法全面地关注所有度量,一般都会根据网站的特点着重的关注某些跟网站运营状态息息相关的度量。Google Analytics内容模块的几张报表上一般会展现:
Pageviews、Unique Pageviews、Avg. Time on Page、Bounce Rate、%Exit(离开百分比)及$Index(目标价值指数)
下面列出的是我个人认为对于评价网站页面比较重要的几个度量,或者说是个人比较喜欢和关注的几个度量:
1. 访问量(Visits)或者唯一页面浏览次数(Unique Pageviews)
上面已经对这两个度量进行了介绍,它们对于单个页面而言计算得到的数值是一样的,只会在计算汇总的时候存在差异。那么为什么选择访问量,而不是页面浏览数或者唯一用户数呢?我的理解是在同一个Visit中,如果用户多次浏览同一页面,那么很有可能使用户喜欢刷新或重载页面,或者用户习惯于倒退操作而重复穿梭于你的网站,所以这些重复浏览对于评价页面的优劣比较没有意义;而如果是不同的Visit,即使是同一用户浏览了同一页面,那么我们更多地可以理解为用户对于上次看到的内容意犹未尽,想再仔细研究个究竟,这种页面浏览对于评价一个页面是有效的,所以我更偏向于选择页面的访问量Visits。
2. 崩失率(Bounce Rate)
好吧,无论你怎么称呼它,都不得不承认它的魅力十足,网站有很多相关的文章。
对于它的价值我是这样理解的,用户会直接跳出,无非3种情况:1.误闯;2.内容过于乏味;3.进入的页面也是网站的出口。所以在关注Bounce Rate的时候有必要进行特殊情况特殊分析,比如网站首页的Bounce相对比较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作为网站Z前端的大门,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用户误闯了进来;而网站的底层内容细节页面的Bounce Rate比较高有可能用户直接进入该页面,找到了需要的信息并离开了,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第3种情况。而排除这两种特殊的访问,如果其他页面的Bounce Rate偏高,那么说明该页面有问题了。
3. 页面平均停留时间(Avg. Time on Page)
这个应该比较容易理解,用户需要获取你页面中的某些信息就会需要一定的浏览时间,当然根据页面提供的内容的长短和复杂度,平均停留时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我们不需要关注这类情况,我们只需要揪出那些平均停留时间短到用户几乎无法对页面内容作出有效反应就已经离开了的那些页面,毫无疑问这些页面是有问题的。
页面细分
基于上面介绍的这些度量,我们可以选择任何的单个或者多个来对页面进行细分,我想到的有以下结果细分的方法:
基于Pageviews、Unique Pageviews、UniqueVisitors区分热门页面和冷门页面;
基于Avg. Time on Page区分有趣的内容和乏味的内容;
基于Bounce Rate及下一浏览页面的多样性来区分病态页面和枢纽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