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遇到过以下问题,例如:我们做站内优化,需要根据热力图进行版块的微调,但是不懂代码,无从下手;再比如:我们站内的某个栏目点击量比较大,我们想把标题加粗一下以提高权重的分配,可是反复使用同一个加粗标签也有弊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加粗标签到底有多少种?以及各种加粗标签应该如何运用?
一、<b>一个单纯文本的加粗标签。
<b> 标签明确地将包括在它和其结束标签之间的字符或者文本变成粗体。如果某种加粗的字体不可用,浏览器将使用一些其他的表现方法,例如反相显示或者加下划线等。
<b> 标签是基于内容的样式标签 <strong> 的物理版本,但它没有后者的扩展意义。
<b>规范写都是成对出现,例如:<b>安然SEO</b>
二、<strong>不仅是加粗,更加深了语气,符合W3C的标准。
<strong> 标签和 <em> 标签一样,用于强调文本,但它强调的程度更强一些。
浏览器通常会以不同于 <em> 标签的方式来显示 <strong> 标签中的内容,通常是用加粗的字体(相对于斜体)来显示其中的内容,这样用户就可以把这两个标签区分开来了。
如果常识告诉我们应该较少使用 <em> 标签的话,那么 <strong> 标签出现的次数应该更少。如果说用 <em> 标签修饰的文本好像是在大声呼喊,那么用 <strong> 标签修饰的文本就无异于尖叫了。沉默寡言的人说出的话总是云无限千金,与此相同,限制 <strong> 的使用可以令应该更加引人注意,而且更加有效。
<strong>规范写法同样也是成对出现,例如:<strong>娄底SEO</strong>
三、<em> 标签告诉浏览器把其中的文本表示为强调的内容。
对于所有浏览器来说,这意味着要把这段文字用斜体来显示。在文本中加入强调也需要有技巧。如果强调太多,有些重要的短语就会被漏掉;如果强调太少,就无法真正突出重要的部分。这与调味品一样,Z好还是不要滥用强调。
尽管现在 <em> 标签修饰的内容都是用斜体字来显示,但这些内容也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将来的某一天,浏览器也可能会使用其他的特殊效果来显示强调的文本。如果你只想使用斜体字来显示文本的话,请使用 <i> 标签。除此之外,文档中还可以包括用来改变文本显示的级联样式定义。除强调之外,当引入新的术语或在引用特定类型的术语或概念时作为固定样式的时候,也可以考虑使用 <em> 标签。
四、<h>内容标题标签,能够提升权重
H标签对文本标题所进行的着重强调的一种标签,以标签<h1>、<h2>、<h3>到<h7>定义标题头的七个不同文字大小的tags,本质是为了呈现内容结构。共有六对,文字从大到小,依此显示重要性的递减,也就是权重依次降低。
W3C指出h1-h7标签可定义标题。h1定义Z大的标题。h6定义Z小的标题。h标签是成对出现的,以<h>开始,以</h>结束。h1,h2,h3,h4,h5,h6,h7作为标题标签,并且依据重要性递减。遵循这样的原则是很有必要的,它能让页面的层级关系更清楚,让搜索引擎更好地抓取和分析出页面的主题内容等等。
1、H标签直观的告诉用户,网页那部分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那么重要的。
2、H标签引导搜索引擎,网页哪些是重要的内容。
<h1></h1>也都成双出现,例如我博客(www.loudiseo.net)的软文标题(学习SEOZ重要的是什么)就是用的<h1>标签。
五、font-weight:bold 样式加粗标签
font-weight的属性值有3种指定方法:第1种是关键字法,关键字包括“normal”和“bold”两个;第2种是相对粗细值法,相对粗细也是由关键字定义,但是它的粗细是相对于上级元素的继承值而言的,包括“bolder”和“lighter”两个;第3种为数字法,包括从“100”到“900”的9个数字序列(注意,只能是100、200之类的整百数)。这些数字序列代表从Z细(100)到Z粗(900)的字体粗细程度。每一个数字定义的粗细都要比上一个等级稍微粗一些。
总结:加粗标签的运用是一个SEO高手必备的知识,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标签,使其各尽其则以达到Z佳的优化效果显得尤其重要。
网站优化服务
云优化专注搜索引擎优化推广服务。